巴楚仁波切是藏傳佛教著名的成就聖者,曾在《普賢上師言教集》中記載到:有位西藏人很窮,一直夢想能擁有一匹馬,歷經千辛萬苦獲得馬之後,又覺得應該再購置馬鞍,乘坐起來比較方便、顯得神氣;後來得到馬鞍之後,又認為馬鞍上要再鋪上毛毯,如此一來,天冷時可以保暖。
才擁有一匹馬,人的心中就生起永無止境的欲望。
阿底峽尊者圓寂前,許多親近的弟子表示要終身閉關修行,聽起來很發心,但是阿底峽尊者跟弟子講:「惡行,這是錯誤的行為!你應該趕快捨棄這個行為。」
另一個弟子表示:要一邊傳法教授、一邊自修。阿底峽尊者也說:「趕快放棄這個惡行。」
弟子們對未來修行手足無措,尊者慈悲的對他們說:「你捨棄執著這一生的心就對了。」做什麼修行不是重點,重點是捨棄「執著今生」,這就是修「無常觀」和「出離心」。
閉關、聽聞佛法、講經弘法,若沒有在根本下功夫,等同隔靴搔癢。我們對今生有許多計畫和心願,要累積多少財富,找到理想的另一半或生小孩組織家庭,等到孩子們也有下一代,自己差不多可以退休,身邊也有一些積蓄,就「可能」真的要開始修行了,但事實上常常不能如願,無法盡如己意。
慈悲 龍德 上師開示:「應該常常生起無常觀,把握每一個當下的修行,而不是等到老了才要開始修行。因為死亡不知道何時會來臨,且因如此更是要精進,切勿懈怠放逸。每一個修行的當下,都要保有這樣的覺照,搶時間來修行。若我們放任欲望生起,那麼欲望將永無止境。」
更多最新消息,請見「觀音山全球資訊網」
► http://www.fazang.org/index.php?ID=92
▍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
►全球資訊網:http://fazang.org/
►吉祥洲LINE@:https://line.me/ti/p/%40loc6698t
▍觀音山素食料理簡單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