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孝道是一切福德的根源】
「孝」,是報答父母之恩德的名詞。父母待我有恩,我當時時刻刻想要報恩;父母待我有德,我當時時刻刻感念父母的德;父母待我有情有義,我當拿著情義去還報父母。但求良心上,毫無缺欠,就是「孝」。
若說父母待我有恩,卻不知感恩,父母待我有德,卻不知報答,就是忘恩負義,忘了父母的恩德,辜負父母的情義,就叫做「喪良心、昧天理」就不夠為人的資格,「羊有跪乳之恩,鴉有反哺之義」,還不如禽獸知德報恩行孝呢!
要報父母恩,孝敬父母一定要有一份長久心,必須具最大耐心。孝敬父母的行為,不可因受到外力的影響而變異,因為孝行應是一個經常不變的工作,昨天是如此,今天仍然是如此,今後還是沒有絲毫改變。孝敬父母,不能因為環境和自己的情緒而有所改變。
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是對普天下為人子女的一份至深的警惕,佛陀講說如何報父母恩的教法,使之能流傳到後代,讓未來的眾生都能知恩、報恩。也是一種人道最透徹,最貼切的根本教育。「百善孝為先」,我們把握難得的人生行持種種善行,首當為重的就是一定要提倡實踐孝道,以「孝」做為成就佛道的開端。
助印此書,可以懺悔曾經所犯下不孝父母的罪業;同時,可以透過善書的流傳,讓更多人了解到孝道的重要性,尤其是對學佛修行的人而言,那是莫大福報的來源。
──出自慈悲 龍德上師著作《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》語譯.註釋
時代變遷,現在的人對於孝道的觀念逐漸淡薄,令人不勝希噓!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傳承五千多年,皆是依賴傳統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,這其中有以「孝」為根本。不只是佛教的教義重視孝道;數千年來的儒學亦是崇尚教親尊師。
人之所以能生活的幸福!那是因為心境坦蕩,心無所愧,自然能活的心安理得。
?共同助印2000冊《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》精裝版
https://bit.ly/3yGsNix
(登記至9/6晚上12點前截止)
更多請見「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」
http://www.fazang.org/index.php?ID=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