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肚能容,了卻人間多少事;
滿腔歡喜,笑開天下古今愁。
當世人提起 彌勒菩薩的聖像時,腦海中常常浮現─厚福深廣的長垂大耳、開懷暢笑的慈悲臉容。 彌勒菩薩此一形象,實則脫胎於五代後梁時期的契此和尚,又稱為「布袋和尚」。布袋和尚每天隨身一把禪仗、一個布袋,飄渺四方、隨遇而安、遊於萬化,興起則臥於雪地一宿,能片雪不沾;能夠預卜氣候,天晴則著木屐、雨天著草鞋,無不靈驗。若遇人供養,不論好壞貴賤,一律歡喜收進布袋;若遇人請教佛法,則將布袋放下,展開雙手,隨後提起布袋而走,讓世人自悟道理:「須得放下貪瞋痴。放下了,才提得起,才能上求佛法、下化眾生。」一言一行無不流露著對世人慈悲的身教。布袋和尚坐化前曾說一偈:「彌勒真彌勒,化身千百億,時時示時人,時人自不識。」於是將布袋和尚視為 彌勒菩薩的應化身,其坐化圓寂日,則尊為「彌勒菩薩聖誕」。
經典記載,「彌勒」意即「慈氏」,因 彌勒菩薩多生累劫以來,修行「慈心三昧」,慈心無人能勝。而 彌勒菩薩的初發心,也是出於慈心,即:不殺生、不食眾生肉,於是直至成佛,都以慈氏為姓。 彌勒菩薩現居於兜率天內院,身著最莊嚴的天衣、寶珠瓔珞,講經說法,廣度天人。將來三大劫過後,人壽達八萬四千歲, 彌勒菩薩將下生娑婆世界成佛,為賢劫第五尊佛,屆時娑婆世界將化為人間淨土,世人奉行五戒十善、四海昇平。 彌勒佛將於龍華菩提樹下,舉行三次傳法盛會,又稱龍華三會,分別度化九十六、九十四、九十二億眾生,令他們證法眼智,得阿羅漢果。
每一尊佛菩薩的殊勝無有二致,願力卻各有所別。 彌勒菩薩與 釋迦牟尼佛累劫以來因緣甚深,互為師徒。 釋迦牟尼佛發願於穢土成佛,度化剛強難調、業障深重的末法眾生,象徵其悲心殷重;而 彌勒菩薩當來下生的世界是淨土,發願於淨土成佛,人人得享快樂幸福,象徵其慈心宏博。若願隨學 彌勒菩薩,應當效法菩薩的「慈德」,隨力隨份利益他人,使得安樂,發願茹素、不殺,始能與 彌勒菩薩的慈心相應!
更多最新消息,請見「觀音山全球資訊網」
► http://www.fazang.org/index.php?ID=92
▍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
►全球資訊網:http://fazang.org/
►吉祥洲LINE@:https://line.me/ti/p/%40loc6698t
▍觀音山素食料理簡單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