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朝有一位禪師,年輕未出家前,曾經喝醉酒,在與人爭奪錢財之時,重擊對方斃命。後來他畏罪遠逃,因為懺悔而出家勤苦修行,終於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成為大禪師,並且還開堂說法,徒眾達數百人之多。
禪師七十歲的時候,有一天早晨,他沐浴之後陞座,告訴徒眾:「你們不要動、不要說話,看老僧了卻四十年前的一樁公案。」等到了中午,一位士兵突然來到禪寺,扳起弓箭,想要射殺禪師。老禪師就向士兵合掌說道:「老僧在此等候您已經很久了。」士兵驚奇地反問:「我與和尚素不相識,為何一見面就想殺您呢?我自己也不明白其中的緣故。」
老禪師回答:「欠債還錢,公平交易,但請下手,不必遲疑!」並且回頭交待徒眾:「我捨報之後,你們請這位居士吃飯,飯後送他回家。如果你們有半句責怪的話,就是違逆了上天,違背了師道,不是我的弟子。」士兵聽了禪師的話,更加覺得疑惑,於是請禪師一定要說個明白。禪師說:「你因為輪迴投胎,所以才會忘記,而我仍然在世,所以沒有失去記憶。」就把出家前,為錢奪命的事情告訴了士兵。
士兵本來不識字,忽然大聲地唱道:「怨怨相報何時了,劫劫相纏豈偶然?不若與師俱解釋,如今立地往西天。」說完之後,士兵手持著弓箭,就站立著往生了(立化),禪師下了座為其落髮,並取了法名,更換衣服之後,就將士兵放入了龕中,自己結跏趺坐,向徒眾道別後坐化。
佛家一偈語:「假使百千劫,所做業不亡,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」殺人於四十年之前,償債於四十年之後,索償債務雖然是遲了一些,但是債務是不會變的。因果之前,人人平等,罪福的報應,如影隨形。心動了不正當的念頭;身做了背天理的行為,終由自身承擔果報,他人代不得,甚至禍延子孫,悔已至遲。謹慎每一個當下的身、語、意,皆牽繫著未來的罪福因緣。
更多最新消息,請見「觀音山全球資訊網」
► http://www.fazang.org/index.php?ID=92
▍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
►全球資訊網:http://fazang.org/
►吉祥洲LINE@:https://line.me/ti/p/%40loc6698t
▍觀音山素食料理簡單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