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轉至內容
搜索:
Facebook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Instagram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YouTube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Telegram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Website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
吉祥洲
觀音山
吉祥洲
  • 龍德上師大圓滿
  • 佛學觀念
    • 因果業報
    • 倫理 · 孝道
    • 法語甘露
      • 法語甘露 (繁)
      • 法語甘露 (簡)
    • 佛法知見
    • 本尊願力
  • 主題專區
    • 光明燈
    • 神變月
    • 浴佛節
    • 薩嘎達瓦
    • 佛陀初轉法輪日
    • 普度法會
    • 月來月慈悲
    • 佛陀天降日
    • 傳法法會
    • 超渡法會
    • 其他法會
  • 廣植福田
    • 供養三寶
    • 護持建寺
    • 誦經持咒
    • 護持薈供
  • 戒殺護生
    • 吃素環保
    • 保育放流
    • 護生故事
  • 開啟智慧
    • 好書分享
    • 佛經法寶
  • 戒律專區
    • 皈依 (三、四皈依)
    • 五戒
    • 密乘戒律-上師五十法
    • 八關齋戒
  • 其他
    • 吉祥日/節氣/祝賀
    • 活動報導
    • 學佛心得
      • 修行不寂寞筆記本
    • 觀音山電子報
      • 第四期
      • 第五期
      • 第六期
      • 第七期
      • 第八期
      • 第九期
      • 第十期
    • 更多護持
  • 龍德上師大圓滿
  • 佛學觀念
    • 因果業報
    • 倫理 · 孝道
    • 法語甘露
      • 法語甘露 (繁)
      • 法語甘露 (簡)
    • 佛法知見
    • 本尊願力
  • 主題專區
    • 光明燈
    • 神變月
    • 浴佛節
    • 薩嘎達瓦
    • 佛陀初轉法輪日
    • 普度法會
    • 月來月慈悲
    • 佛陀天降日
    • 傳法法會
    • 超渡法會
    • 其他法會
  • 廣植福田
    • 供養三寶
    • 護持建寺
    • 誦經持咒
    • 護持薈供
  • 戒殺護生
    • 吃素環保
    • 保育放流
    • 護生故事
  • 開啟智慧
    • 好書分享
    • 佛經法寶
  • 戒律專區
    • 皈依 (三、四皈依)
    • 五戒
    • 密乘戒律-上師五十法
    • 八關齋戒
  • 其他
    • 吉祥日/節氣/祝賀
    • 活動報導
    • 學佛心得
      • 修行不寂寞筆記本
    • 觀音山電子報
      • 第四期
      • 第五期
      • 第六期
      • 第七期
      • 第八期
      • 第九期
      • 第十期
    • 更多護持

標籤歸檔:學佛修行

您在這裡:
  1. 首頁
  2. 標籤為:"學佛修行"

工人如何同時搶救兩台火車和智障兒?

佛法知見GYS2017/10/27留言

以前在德國有一個節目叫做「暫停十秒鐘」。當時節目播出很有名,專門播出驚險鏡頭暫停十秒鐘的當下事件。有一個火車鐵…

找到人生的出路

佛法知見GYS2017/10/20留言

     學佛修行除了讓我們找到心靈的寄託外,依循佛法的教理,更是讓我們得到人生的出路,使我們可以在這世間做出…

諄諄教誨:走好每一步路,斷惡修善

佛法知見GYS2017/09/28留言

     台中某大學曾經設有「醫王學社」社團,當年的指導老師為知名的郭醫師。郭醫師曾任職於臺中榮總腫瘤科,由於…

喜歡回頭的人,永遠走不遠

佛法知見GYS2017/06/15留言

祩宏比丘在寺廟早課念誦佛號的聲音中禪修經行,但是思緒一邊飛到三十三年前成親的杭州城,世間的五欲六塵不易看開放下…

誰才是人生的過客

佛法知見GYS2017/04/04留言

曾經有一位旅人在一深夜裡,找不到客棧可以入住,無奈之下,只好前去敲一戶人家大門,希望主人可以借住一夜。​ ​ …

在死亡時,俯仰無愧,即是我的宗教!—密勒日巴尊者 開示

本尊願力GYS2017/03/11留言

在死亡時,俯仰無愧,即是我的宗教!—密勒日巴尊者 開示 一日,密勒日巴尊者邊走邊唱歌返家,母親見著,抓狂般哭著…

佛法的作用是什麼呢?

佛法知見GYS2015/11/24

佛法的作用是什麼呢? 就是調伏自心。 許多人一心只想求長壽、求無病; 想要修持財神求財富; 或者修持度母求生兒…

學佛,是為了正確的看待人生

佛法知見GYS2015/11/15

學佛,是為了正確的看待人生─ 有智慧的人,從來不活在別人的嘴裡, 也不活在別人的眼中。 相見是緣,不見亦是緣,…

123
2021-2025 ©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

客服專線:+886 4 22553818
專線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上午10:00~12:00;下午2:00~4:00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