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轉至內容
搜索:
Facebook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Instagram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YouTube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Telegram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Website 頁面在新視窗中打開
吉祥洲
觀音山
吉祥洲
  • 龍德上師大圓滿
  • 佛學觀念
    • 因果業報
    • 倫理 · 孝道
    • 法語甘露
      • 法語甘露 (繁)
      • 法語甘露 (簡)
    • 佛法知見
    • 本尊願力
  • 主題專區
    • 光明燈
    • 神變月
    • 浴佛節
    • 薩嘎達瓦
    • 佛陀初轉法輪日
    • 普度法會
    • 月來月慈悲
    • 佛陀天降日
    • 傳法法會
    • 超渡法會
    • 其他法會
  • 廣植福田
    • 供養三寶
    • 護持建寺
    • 誦經持咒
    • 護持薈供
  • 戒殺護生
    • 吃素環保
    • 保育放流
    • 護生故事
  • 開啟智慧
    • 好書分享
    • 佛經法寶
  • 戒律專區
    • 皈依 (三、四皈依)
    • 五戒
    • 密乘戒律-上師五十法
    • 八關齋戒
  • 其他
    • 吉祥日/節氣/祝賀
    • 活動報導
    • 學佛心得
      • 修行不寂寞筆記本
    • 觀音山電子報
      • 第四期
      • 第五期
      • 第六期
      • 第七期
      • 第八期
      • 第九期
      • 第十期
    • 更多護持
  • 龍德上師大圓滿
  • 佛學觀念
    • 因果業報
    • 倫理 · 孝道
    • 法語甘露
      • 法語甘露 (繁)
      • 法語甘露 (簡)
    • 佛法知見
    • 本尊願力
  • 主題專區
    • 光明燈
    • 神變月
    • 浴佛節
    • 薩嘎達瓦
    • 佛陀初轉法輪日
    • 普度法會
    • 月來月慈悲
    • 佛陀天降日
    • 傳法法會
    • 超渡法會
    • 其他法會
  • 廣植福田
    • 供養三寶
    • 護持建寺
    • 誦經持咒
    • 護持薈供
  • 戒殺護生
    • 吃素環保
    • 保育放流
    • 護生故事
  • 開啟智慧
    • 好書分享
    • 佛經法寶
  • 戒律專區
    • 皈依 (三、四皈依)
    • 五戒
    • 密乘戒律-上師五十法
    • 八關齋戒
  • 其他
    • 吉祥日/節氣/祝賀
    • 活動報導
    • 學佛心得
      • 修行不寂寞筆記本
    • 觀音山電子報
      • 第四期
      • 第五期
      • 第六期
      • 第七期
      • 第八期
      • 第九期
      • 第十期
    • 更多護持

相關資訊:佛學觀念

您在這裡:
  1. 首頁
  2. 分類 "佛學觀念"

重陽節知多少

倫理.孝道GYS2019/10/06留言

  農曆九月九日「重陽節」,其名始見於戰國時期的《詩歌》當中。自唐朝以降,重陽節律定為正式節日,雖其由來傳說皆…

福地福人居

佛法知見GYS2019/10/02留言

  有一位林地理師,看地理非常精確,幾乎不收取費用。而林地理師的哥哥因常常陪同看地理,累積了許多的經驗、練就一…

偉大的教師

倫理.孝道GYS2019/09/28留言

  1992年,桃園市平鎮區,發生一起火燒車的嚴重遊覽車意外事故,當時健康幼稚園租借遊覽車,載幼童至六福村校外…

即身成就的密勒日巴尊者

本尊願力GYS2019/09/24留言

  佛教由偉大教主 本師釋迦牟尼佛創立,由師徒相傳至今,從未間斷。藏傳佛教從印度直接傳入西藏,亦稱做「金剛密乘…

拾金不昧的擦鹿皮

倫理.孝道GYS2019/09/21留言

       清朝末年,諸羅山城城隍廟內,有位乞丐姓胡,自小兩足麻痺,無法行走,都以兩手支撐,移動上半身,所以…

追求卓越

佛法知見GYS2019/09/18留言

   「追求卓越,成功自然會追著你跑!」這是知名印度喜劇片《三個傻瓜》的至理名言。您認同嗎?    …

莫忘初衷

佛法知見GYS2019/09/08留言

      過去在西藏有兩位喇嘛出家人,修學佛法精進毫不懈怠。某一天,他們向 上師辭別,得到 上師的應允,至偏…

穿越時空的守護─聖救度母

本尊願力GYS2019/09/05留言

  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,無量劫來救度眾生,但眾生仍常耽溺五欲生死苦海、六道輪迴中受盡諸苦,令菩薩度不勝度,因…

化惡緣為善緣

佛法知見GYS2019/09/03留言

       宋朝有一位禪師,年輕未出家前,曾經喝醉酒,在與人爭奪錢財之時,重擊對方斃命。後來他畏罪遠逃,因為…

十三項美德

倫理.孝道GYS2019/09/01留言

  在美國人心目中,班傑明•富蘭克林乃是財富和智慧的象徵,涉獵領域廣泛,是傑出的政治家、外交家、科學家與發明家…

1
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
…4647484950…
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
75
2021-2025 © 觀音山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

客服專線:+886 4 22553818
專線服務時間:週一至週五上午10:00~12:00;下午2:00~4:00

回到頂端